14个字读懂2022年新余市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2-01-24浏览次数:0

1月23日上午,新余市十届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市长徐鸿作政府工作报告。


放宽视野格局,跳出区域放大坐标系,紧盯标杆跑好新赛道,向优者学、往高处攀、与强者比,努力实现小市大作为。

力争规上工业营业收入达2200亿元。

全力实施钢铁产业转型升级千亿倍增行动。力促钢铁产业营业收入达1300亿元。

加快推进赣锋锂业10GWh新型锂电池、春鹏新材料5万吨锂盐、江西智锂新材料10万吨锂电池正极材料等项目建设,力促锂电产业营业收入达280亿元。

力促光伏产业营业收入达150亿元,打造全国重要的智慧光伏产业基地。

加快推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麻纺和硅灰石非金属新材料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提质升级。

加快推动与京东集团等重点合作事项落地,加速京东(新余)数字经济产业园二期、市数字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打造钢铁、锂电、光伏、麻纺、鞋业等云交易平台。推进“5G数字工厂”“智能制造”等试点示范,加快江西省检验检测认证总院赣西基地等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

引导支持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着力打造一批“专精特新”、专业化“小巨人”和“单项冠军”企业,力争新增规上工业企业70户。

推动园区集约发展。


力争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达1.9%。

推动赣锋锂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院士(专家)工作站,支持新钢公司与东北大学建设新钢研究院、凯润达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合作实施科技项目,以高水平创新平台促进高质量科技创新。

全面实行“揭榜挂帅”制。

加快高层次人才产业园和人力资源产业园建设。

全面落实促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30条措施,重振新余职业教育辉煌。


升级实施“项目大会战”,计划安排第一批重点项目200个、年度投资200亿元。

强力推进大唐新余二期扩建,力争5月浇筑第一罐混凝土,年内主厂房基础工程基本完成。

统筹推进新余煤储基地、新钢电弧炉异地升级改造、市生态环境产业园等重点存量项目建设。

积极盘活科博馆、铜锣湾广场、曼福特广场、天工葡萄酒庄、昌坊古镇等历史遗留项目。

力促袁河航道提升和新余港7月完成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年内正式开工建设。

大力实施沪昆高速改扩建,全面启动渝钤大道建设。

加快推进省道221、省道222、高分线改建和创业大道北延。

开工建设白云水库扩容工程。

扎实推进大岗山水库、江口水库防洪能力提升工程前期工作。

全力服务好新冀动力50万吨电机定转子、华峰特钢精深加工技术改造、中联力威工程机械生产等项目建设。

筹办好“渝郎回乡”发展大会等30场招商活动,力争引进“5020”项目30个。

确保新签约项目注册率90%以上、进资率70%以上、开工率60%以上、投产率40%以上。

确保争取上级资金增长10%以上。

大力实施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升级工程,推动企业上市、申报、辅导备案各1家,5家以上企业完成股改。

加快推进上饶银行新余分行筹建,力争新增信贷投放160亿元、绿色信贷50亿元。


全力推进仙女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等国家级旅游品牌创建,谋划做好全省旅发大会筹备工作。

加快推进全域旅游综合服务、弘凌·禅意文化度假区等文旅项目建设。

引入合作伙伴运营好江口电厂艺术区和羽仙小镇。

谋划推进爱情岛改造提升和冰雪世界项目落地,大力推动与文和友、中旅集团等国内文旅龙头企业合作,打造工业旅游新亮点。

提升改造百丈峰、下保等景区景点,发展康养、研学等旅游新业。

高质量办好“七夕文化旅游节”。

创新办好麻博会、南方农业机械展销会等展会,推动赣西民俗风情街等消费集聚区丰富业态,加快河下镇等商贸特色镇消费设施升级。

深化“交邮合作”,引导线下商贸流通企业拓展线上业务,培育壮大本土电商企业和网货品牌。


支持市投控集团组建城建集团,推动市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突破800亿元,营业收入增长10%。

全面完成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

加快建立“信易贷”本地平台,努力创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大力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攻坚行动和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三年行动计划,深化“一照通办”改革。

建成覆盖市、县、乡、村的四级政务服务标准化体系。

全面完成中介超市平台标准化建设,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和政务服务“好差评”,在全省率先试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新模式。

持续提升“仙女湖夜话”等营商环境品牌。


完善六县联席会议和合作会议机制,加快推进新宜吉区信创+智慧产业园、市建筑产业园等产业项目和管廊管网路网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努力把新区打造成新宜吉六县转型合作支撑平台。

争取设立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

加快推进赣西物流中心建设,稳定运行铁海联运,持续提升通关效率。

谋划推进南北向快速客运通道、分宜通用机场等项目,加快推进浩吉铁路配套项目,全力构建便捷立体开放通道。

推动锂电、光伏、建材等优势产能国际国内双向布局,深耕“一带一路”沿线市场,主动承接大南昌都市圈、三角经济区等板块产业外溢,努力建设双循环节点城市。


安排市本级城建项目59个、年度计划投资30亿元,全力争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市和城市更新省级试点城市。

做优城南片区,重点抓好抱石大道沿线建筑改造和老旧小区改造、区直单位搬迁和市工人文化宫腾挪置换。

做精城北片区,重点推进“八大片区”棚改项目,谋划推动劳动北路快速化改造和长青北路建筑改造。

做美两江四岸,完成孔目江两岸循环游步道三期和仰天岗游步道建设,启动城市口袋公园建设;协同推进解放西路、长青南路、胜利南路等一批道路改造,明志路、狮峰路、富家路等一批道路新建,主城区支路和桥梁周边道路“白改黑”,持续畅通城市“毛细血管”。

加快推进“三城同创”,集中开展市容环境秩序综合治理,强化交通拥堵路段治理疏导,持续涵养城市文明之风。


坚决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深入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建成高标准农田13.5万亩,确保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1亿斤以上。

新增以新余蜜桔为主的优质果园5000亩、中药材5000亩、设施蔬菜6400亩、油茶5000亩,推动牛羊出栏、存栏均增长10%。

实施20个农业农村重大项目,推进油茶产业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围绕现代粮食产业园等谋划打造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确保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销售收入破百亿。

深入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

力争25户以上自然村组新农村建设覆盖率达87%,完成户厕改造提升2658户,推动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

力争一半以上行政村年经营性收入达15万元以上。

实施良山片区电网改造等乡镇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商住小区、商业中心和市井街区,全面提升乡镇承载力。

完成县道升级改造10公里、危桥改造13座,支持渝水区争创“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持续提升城市与乡村、分宜与主城融合发展水平。

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改造提升晓康诊所32所,鼓励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农民工等回乡创业兴业。


深入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重点推进钢铁、水泥等行业绿色升级改造和超低排放改造,强化“四尘”“三烟”“三气”精细管控。

持续加强水污染防治,加快推进“两江两区”水生态环境治理,积极发挥“两江”黑臭水体整治、袁河北岸雨污分流改造等项目实效,彻底消灭城区黑臭水体,补齐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短板。

加快推进狮子口水库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和分宜县西坑水库水源地规范化建设。

推广建设农村直饮水站。

加强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治理。

加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强化河(湖)长制,打造林长制升级版,积极申报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基地。

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持续保持打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高压态势。

积极推进垃圾分类,确保中心城区建成区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

完善城市公交线路,倡导绿色出行。

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和清洁生产产业。

开展碳金融创新与服务绿色经济发展,以推进国家储备林基地项目建设为引领,用好森林资源,扎实做好林业碳汇交易试点,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打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通道。


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办好50件民生实事,凝心聚力打造“全国民生城市知名地”。

确保新增城镇就业1.6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4万人。

积极推动快递小哥、代驾等纳入工伤保险。

全力推进“区块链+电子社保卡”项目建设。

实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和居家适老化改造,扎实推进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养老特色基地建设。

全力推动“党建+颐养之家”降本提质升级,努力让第一民生品牌更加闪亮、持久运营。

制定三孩配套政策支持措施,多渠道增加托育服务供给。

建设654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完善公租房准入和退出机制,对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现应保尽保。

积极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做到能装尽装,努力让更多中低收入家庭更加安居宜居。


新增公办园学位1440个。

支持仙女湖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评估。

加快推进5所学校新建和5所学校改扩建,新增城区义务教育学位8900个,高质量推进集团化办学,力争引进华东师大附中等名校,持续化解城区“大校额、大班额”。

继续推进国家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工作,全面落实“双减”政策措施,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扩面提质。

巩固提升小荷工程、水花行动、明亮行动、润心行动四大教育民生品牌。

促进夏布绣传承创新发展。


加快市中医院和“三位一体”项目建设,推动市妇幼保健院改扩建项目投用,启动公立医院集团组建,提升综合医院专科服务能力和急危重症救治能力。

深化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健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合理控制居民医药费用负担,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加快推进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和市体育中心场馆提升改造,建成10个多功能运动场和87个行政村篮球场,推动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


严格落实疫情防控30条,科学精准务实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发挥“五导”作用,压实“五方”责任,完善“平战转换”机制,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全力维护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稳定形势。

严厉打击各类非法金融活动,力争不良贷款率控制在2%以下。

统筹推动政府性债务风险持续降级,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确保社会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

关心支持妇儿、老龄事业,发展慈善和残疾人事业。

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和人民防空建设,严格落实党管武装工作制度、专武干部资格认证和考评制度,深入推行“尊崇工作法”,做好退役军人服务管理保障工作,提高新时代双拥工作质量和水平。


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紧盯“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等“关键少数”,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健全完善政府议事决策运行机制,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推动政治生态更加风清气正、健康向上。

树牢“人人都是服务员、行行都是服务业、环环都是服务链”理念,提升干部数字素养、专业水平、服务本领。

践行“三严三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入推行“622”调研工作法,持续为基层减负。

强化主人翁意识,坚持把公家事当自家事干,把个人资源当公家资源用。牢固树立“有错是过、无为也是过;有错要问责,无为也要问责”的理念,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担当、对负责者负责,激励全市政府系统干部想事、干事、成事,做到干事且干净、干净加干事。



编辑:校报记者团 编辑部 肖雄滔

审核:于永清